升值與貶值是一種相對的概念,當我們談到日圓貶值,通常指的是相對美元而言,若要知道同時間日圓對台幣是升值還貶值,那就必須計算交叉匯率的變化。國際間的貨幣兌換以美元為基準,但是有時候各地之間的貿易行為,不一定會需要用到美元,例如我們到日本旅遊,總不會先拿台幣換成美元,再把美元匯成日圓那麼麻煩,所以直接計算日圓/台幣的交叉匯率即可。
交叉匯率的計算有三種情形,第一種是以美元為基礎貨幣 (Base Currency vs quote currency (counter currency) terms currency 目標貨幣 ),這時候以相除的方式來計算。例如美元/日圓:99.36,美元/台幣:29.539,這時候我們想知道日圓/台幣的交叉匯率,直接用29.539/99.36即可,算出0.2973。
第二種情況美元在兩個貨幣對中均為相對貨幣,交叉匯率的計算還是將兩個匯率相除。例如歐元/美元:1.3524,澳幣/美元:0.9394,要求出歐元/澳幣的匯率,直接將1.3524/0.9394,即可算出1.4396。
第三種情況美元在一種貨幣的匯率中是基礎貨幣,在另一種貨幣的匯率中則為相對貨幣,交叉匯率的計算方法直接將兩個匯率相乘即可。例如歐元/美元:1.3524,美元/台幣:29.539,這時候我們想知道歐元/台幣的交叉匯率,直接用1.3524*29.539即可算出歐元/台幣的交叉匯率39.9485。
以上三種情況的計算,說明的是公式的概念,實務上,交叉匯率仍有買進跟賣出的報價,計算上較為複雜。以台灣銀行為例,在公佈台幣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時,都是直接報出交叉匯率的買價與賣價。若是以直接報價方式呈現,其他國家的貨幣當成基礎貨幣,台幣當成相對貨幣,就能算出每一種貨幣一單位可以兌換多少台幣。若是以間接報價方式呈現,以台幣當成基礎貨幣,其他國家的貨幣當成相對貨幣,就能算出每一元台幣可以兌換多少外幣。
基準貨幣及目標貨幣
在外匯市場上,2種貨幣的匯率是成對出現的。基準貨幣在前,目標貨幣在後,中間以“/”分隔。在計算該對貨幣的價格時,基準貨幣作為不變數常數,目標貨幣為匯率變數。
歐元EUR相對於所有其他交易貨幣為基準貨幣,如:EUR/USD, EUR/GBP, EUR/CHF, EUR/JPY, EUR/CAD等。
英鎊對於EUR以外的其他貨幣,均為基準貨幣,如:GBP/USD, GBP/CHF, GBP/JPY, GBP/CAD。只有對歐元為EUR/GBP。
美元是第三個主要基準貨幣,如:USD/CAD, USD/JPY, USD/CHF。歐元及英鎊對美元例外,EUR/USD and GBP/USD。.